今天(農曆四月初四)是文殊菩薩聖誕,我們整理這篇短文以表慶祝。於諸菩薩中,除了廣受尊崇的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之外,大智文殊師利菩薩與娑婆世界的眾生,也有著甚深的因緣。
菩薩應化於五台山
文殊菩薩與我們的因緣甚深,可以從菩薩示現於五台山得知。據《華嚴經》記載:「東方有處,名清涼山,從昔以來,諸菩薩眾,於中止住;現有菩薩文殊師利,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,常在其中而演說法。」
經中提及的「清涼山」,有指是山西的清涼山,故此漢傳佛教徒相信,那是文殊師利菩薩應化的道場,五台山於是成為中國四大名山之一。
文殊菩薩為諸佛之師
文殊師利菩薩是位大菩薩,其地位甚高。佛經如《佛說放鉢經》形容文殊菩薩是「諸佛之師」:「我今得佛,有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威神尊貴,度脫十方一切眾生者,皆文殊師利之恩,本是我師。前過去無央數諸佛,皆是文殊師利弟子;當來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。」
從經文得知,無論是釋迦佛,或者是過去諸佛,甚至未來諸佛,都是文殊菩薩的弟子,因為文殊菩薩的教化才能成佛。
文殊菩薩是上首菩薩
文殊師利菩薩既為諸佛之師,為何現在反而是釋迦佛的弟子呢?事實上,文殊菩薩過去早已成佛,如《首楞嚴三昧經》指出,過去平等世界的龍種上佛,即是現在的文殊菩薩。
文殊菩薩現今示菩薩身,為釋迦佛的弟子,是為了度化眾生。佛在《放鉢經》中曾這樣回答:「文殊深入善權,廣化眾生故未取道。」基於這些事實,文殊菩薩於諸大菩薩及聲聞弟子中,被列為上首。
文殊菩薩為智慧第一
文殊菩薩在大乘菩薩中是位上首菩薩,以智慧為第一。在中國佛教中有「一佛二菩薩」之說,佛指的是釋迦佛,兩菩薩則是文殊和普賢這兩位菩薩。文殊菩薩在左,代 表智慧;普賢菩薩在右,代表願行,二者共詮如來的理智、定慧、行證圓滿。換言之,我們想證得如佛的圓滿功德,必須智慧與實踐並行。
文殊菩薩是智慧第一的菩薩,我們想向菩薩求加持,得智慧,就必須向菩薩學習。學習甚麼呢?學習以菩薩的教導認識這個世界。一旦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與菩薩的 智慧一致時,我們便能對這個世界產生「出離心」,並且進一步將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,與其他眾生分享(大悲心),讓他們都能脫離痛苦。
求加持的意思是求轉變,例如改變不好的念頭、不好的習慣、不正確的觀念等等。假如我們一方面想求改變,另一方面卻不願意改變惡習及負面的思想,那麼便難以得到菩薩的加持及智慧了。
諸大菩薩中,觀音菩薩、文殊菩薩、地藏菩薩及普賢菩薩,分別以悲、智、願、行為行門。在漢傳佛教中,我們重視觀音和地藏的悲願,也不應忽略文殊以及普賢的智行。
參考資料: 演培法師(1991),〈談談大智文殊師利菩薩〉,《慶悼雜說集》,天華出版
夢參老和尚,〈文殊菩薩聖誕開示〉
*原文刊載於《佛門網》2016-05-10,https://goo.gl/EHSwq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