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大乘佛教思想有三大學派:中觀、瑜伽、如來藏(佛性)。在《阿含經》或部派佛教中,學者都能夠找到中觀思想與瑜伽學派的思想淵源。然而,關於如來藏的思想淵源,學者間卻有著不一致的看法。支持如來藏學的宣稱,它是源自《阿含經》的「心性本淨說」;反對如來藏學的則表示,如來藏學是「非經」、「非了義說」,甚至認為它違背了原始佛教的根本要義——無我的思想。本文將簡單介紹甚麼是如來藏,它的思想根源,以及它所面對的質疑。
甚麼是如來藏(佛性)
如來藏,又稱為「如來胎」,通常被視為「佛性」、「佛藏」、「如來界」、「真如」、「如來性」的異名。在含義上,這些名相雖有多少差別,但就「成佛的可能性」及「眾生與佛的本性不二」來說,它們的意思卻是一致的。簡而言之,「如來藏」等同「佛性」,它們都是指「成佛的可能性」。
如來藏(佛性),是眾生成就如來的可能基礎。在佛教來說,它是自性清淨心,以其為自性,所以是眾生本有的成佛可能性。不過,從現實來說,本具佛性的眾生卻充滿著貪瞋痴,被煩惱覆蓋了這如來藏的光明,所以又稱它為「在纏的法身」。那麼,這被煩惱覆蓋的佛性有甚麼特性呢?
佛教學者Wallace表示,佛性有兩個面向:一、需要發掘;二、需要培育。佛性雖本來存在,但由於它深藏不現,以致無法以「一般的理解」察覺它。這情況就好像是:一個住在簡陋小屋的窮人,他並不知道,在這陋屋的泥土裏,埋藏著無盡的金礦。他不知道這個隱藏的寶礦,所以他無法擺脫貧困的生活。假如他能發現屋下的寶礦,便馬上獲得無窮的財富,變成富翁。同樣的,佛性就像是這陋屋下的寶礦,它是本來存在。我們要做的只是將它發掘出來。
佛性除了需要發掘,亦需要培育,藉由修行達到圓滿。這情形就像種子一般,一顆種子有可能成長為一棵大樹,只要我們將那顆種子撒種在土壤中,並給予適當的培育,種子便能長成為茂盛的大樹。然而與種子不同的是,佛性是不會毀壞的,而且是一直都存在的。只要我們透過聽聞佛法、思惟佛法、修持佛法,最終便能趨入佛道。按這個說法,成佛不需要從外在索求任何的加持,而是揭示我們本具的佛性,那麼我們便能成佛。
如來藏的思想淵源
如來藏說(佛性思想),是印度後期大乘佛教的思想主流。從歷史的角度來看,西元三世紀中,是印度梵文學復興的年代,而印度大乘佛教為適應這一思潮,以便誘化眾生,於是提出了如來藏說。有學者從心理的層面分析,表示如來藏說是「佛涅槃後,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」而產生的。想要探究如來藏的思想淵源,除了訴諸歷史資料的考察及心理上的揣測,也有學者指出,我們可以從原始經典及部派佛教窺探到佛性論的端倪。
如來藏思想淵源於《阿含經》的「心性本淨說」,而《增支部》更明確指出,心是極光淨的,但為客塵煩惱所染。這種「心清淨」與「客塵煩惱」的關係,便是如來藏說的理論基礎。經中舉「生金」作例子,生金的本質是清淨的,不過它卻夾雜了些雜質,陶鍊就是除去它的雜質,彰顯它純淨的本性。
在部派佛教中,大眾部及分別說部二大系繼承了這種說法。大眾部的心淨論說:「眾生心性本淨,客塵所污。」而分別論者亦認為,心性是本淨的,在煩惱未斷之前,是本性清淨而相是染污的;雖有染污相,但心的體性卻是不變的。如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說:「……心本性清淨,客塵煩惱所染污故,相不清淨。……彼說染污不染污心,其體無異。謂若相應煩惱未斷,名『染污心』,若時相應煩惱己斷,名『不染心』。」總之,這兩個部派都認為,眾生的心是本性清淨的,雖有染污相,但心的本體卻是清淨不變的。
學者質疑如來藏學
佛性論道出在眾生的身心中,本具如來藏性,繼而得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結論。然而,這種「眾生本具如來藏性」的說法,與原始佛教的根本要義——「無我」思想,多少存有差距。世尊開示離苦的方法是,從眾生的蘊處界中,觀一切為因緣所生法,無常故苦,苦故無我、無我所。這是依空無我而得解脫,是有別於世間學說的教法。
反對如來藏說的學者指出,雖然原始佛教有「心性本淨」之說,但它只是與定有關,不必然與眾生身中有清淨如來藏相關。在原始佛教的教義中,定學也稱為心學。修定要遠離五蓋——貪、瞋、惛沈、掉悔、疑,因這五蓋會覆蔽我們的心,使我們的心不得清淨。
我們可以這樣看,「心性本淨」說,只是通俗的譬喻,為非了義說。反對者之所以指出如來藏說是非了義,並不是反對者以自宗的理論為標準,或因如來藏說與自身的理論相矛盾,而論斷它為非了義。相反,反對者是以「經典的宗趣」以及龍樹菩薩的「四悉檀」作為判斷的準繩。
簡單來說,「四悉檀」即是佛陀化導眾生的四種方法:世界悉檀、對治悉檀、各各為人悉檀、第一義悉檀。四阿含的思想意趣,可以這四種悉檀來概括:《長阿含經》是「吉祥悅意」,為「世界悉檀」;《中阿含經》是「破斥猶豫」,為「對治悉檀」;《增一阿含經》是「滿足希求」,為「各各為人悉檀」;《雜阿含經》是「顯揚真義」,為「第一義悉檀」。
從以上的概括,我們得知「心性本淨」與鍊金譬喻,是出自《增一阿含經》。而《增一阿含經》是屬於各各為人悉檀,用以啟發人為善的,不是第一義悉檀。因此,「心性本淨」是非了義說,而是為方便誘化眾生,所說的通俗教法。
學者或許可從歷史的角度,分析如來藏說只是一種順應世情的方便;或從經典意趣的考究,認為如來藏說是非了義的。然而,我們不能忽略的是:這種萌芽於印度的思想,隨佛法東漸後,卻在中國結出了豐碩的果實,許多祖師大德依循這種教法,也修出成果。所以如來藏說是否不了義,至今仍然莫衷一是。
參考資料
印順法師(2016):《如來藏之研究》。正聞出版社。
恆清法師(2012):《佛性思想》,頁1-4。東大圖書公司。
Wallace, Alan著,見芊法師、林鳯津譯(2010):〈佛性〉,《香光莊嚴》,102期。擷取自網頁 http://www.gaya.org.tw/magazine/article.php?aid=19
吳汝鈞編著(1995):〈如來藏〉,《佛教大辭典》。台灣商務印書館
*原文刊載於《佛門網》2018-01-30,https://goo.gl/2grnXF